国际翻译学院朝鲜(韩国)语专业介绍
一、专业定位
中山大学朝鲜语系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全球视域和中国立场,具备大文科知识结构,拥有双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素养的拔尖韩语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本系创立于2009年,是华南地区唯一由双一流高校设立的朝鲜语系,对于本地区的相关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专业于2020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九。
二、培养目标
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为了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的紧迫需求,本专业旨在培养精通韩语及英语、有全面的人文知识结构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对全球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有深刻理解、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出色的跨文化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为语言、文学、翻译、区域研究以及新闻、国际商务、外交等跨学科领域输送拔尖研究人才。本专业的教学,不仅训练学生朝鲜(韩国)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还兼顾传授朝鲜半岛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经贸、时事等方面的知识,关注专业前沿信息和专业研究特色,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交叉与综合,使学生具有全方位的竞争力。
三、培养规格
经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朝鲜(韩国)语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具备出色的朝鲜(韩国)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在第七学期之前参加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并达到五级以上水平。2.具备宽口径、复合型的大文科知识结构,对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深入认识。3.第二外语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中等程度以上,相当于专业四级的第二外语水平。4.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5.接受专业的学术训练,在朝鲜(韩国)语语言文学、朝鲜半岛与东亚国别区域问题研究等方面,具备基本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总学分为158。
四、课程体系
根据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学院“大文科、双外语、开放式”的整体定位,朝鲜(韩国)语专业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和高级阶段(三、四年级)。基础阶段侧重夯实朝鲜(韩国)语基础,通过语言课程密集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同时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和朝鲜半岛文化知识,塑造大文科知识结构和家国情怀意识。高级阶段除了语言技能的提升之外,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重点方向上系统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商务与中韩经贸等。与此同时,二外英语作为辅修课程贯穿四年的学习,致力培养韩(朝)语、英语兼优的双语人才。不仅如此,除了日常外籍老师的全韩文授课外,大三学生还将有众多机会以交换生、公派留学的身份赴韩国成均馆大学名校留学,形成了鲜明的“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特色。此外,本专业将学术训练与各年级课程相结合,通过举办东亚学术沙龙、东亚名师讲堂、韩语语言文化周等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与外语应用能力。
五、师资队伍
本系坚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已拥有教师11人,另有2名外教,博士学历高达90%,且均毕业于海外名校。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硕士生导师4人、百人计划3名,师资力量颇为雄厚。
六、教学条件
中山大学教学资源丰富,语音室、连传室、同传室以及多功能韩语模拟实训室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