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东研究中心
【中心简介】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对于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山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于2017年1月成立,同年7月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东研究中心依托中山大学多学科优势和大湾区的地区优势,已成长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大湾区建设需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国别和区域研究平台。
【队伍建设】
中心自从成立以来,连续引进了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学者7位,引进学者均在国内或国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术成果丰硕。目前共有教授3位,副教授 8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位,其中外籍正式编制教授或研究员7位,工作语言包括英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等,中心的国际化程度和多语种优势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心中独树一帜。
【学术研究】
本中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一方面深耕中东历史、宗教、社会、文化方面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积极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咨询参考。近年来,中心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中文和中东地区语言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发表论文60余篇。学术成果的国际化是本中心的主要特色之一。

马妍哲副教授在土耳其做讲座(2018)
【人才培养】
中东研究中心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与阿拉伯语系、英语系、国际事务方向研究生等机制交互支撑,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接收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的博士后。
本中心倡议发起的“高校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院系联盟”是国内唯一的国别区域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该联盟凝聚了国内近50所高校的60多家院系,横跨外国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学和世界史等多学科领域。

陈春声书记率团访问埃及檀塔大学并慰问交换生(2018)
【国际合作】
中东研究中心已与以色列、约旦、埃及、阿曼、摩洛哥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与沙特知识交流研究中心、阿拉伯思想基金会、阿拉伯翻译组织、阿拉伯科学出版社、卡塔尔外交学院、国际阿拉伯语理事会、以色列宗教与大屠杀研究所等地区重要研究、翻译、出版等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中心聘请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系主任Meir Litvak教授、以色列宗教与大屠杀研究所的Gideon Greif教授等中东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担任兼职研究员。近年来,本中心主办了“中东研究国际研讨会”、“中东安全与发展珠海论坛”等多场研讨会,每年举办讲座数十场。

2017年9月访问德黑兰大学

2018年访问埃及檀塔大学

第二届中东安全与发展论坛2021

同科威特海湾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社会服务】
本中心长期为国家、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智库提供政策建议,有多份舆情报告、咨政报告被采纳。此外,本中心依托阿拉伯语系、英语系和研究生师生为广交会、航空展、疫情防控等重大活动提供语言服务,获得各界好评。
【未来规划】
“十四五”期间,中山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将力争成为在国内和中东地区均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将致力培养精通中东语言、深谙中东国家国情、知识结构全面的人才。中心将继续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进取,开创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