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梦想、助力扶贫
【红塘村大摆田完小学,位于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桃树坡自然村,是一所非寄宿制的乡村学校。在校生有224人,老师却只有10个,教师平均年龄普遍偏大。每位老师即是年级班主任,还要承担多个教学科目的授课工作。学校里大都是留守儿童,还有来自隔壁村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运转资金,长期得不到上级财政的投入,校舍面积十分有限,教室紧张。加上儿童知识读物匮乏、优质师资力量薄弱、电教资源使用率低等问题,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升。】
近日,在中山大学党委和中大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第二教师党支部书记陈杰教授和学院原党政办主任、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驻村第一书记蓝澍德的精心组织下,第二教师党支部面向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大摆田完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主题为“翻阅世界,引领启航”的线上支教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此次线上支教活动是第二教师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助力中山大学精准扶贫事业和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积极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的行动体现。
同时,该活动也是支部“党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建+(在线)文化扶贫/支教”的形式开展,具有特别的意义。线上支教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全体支部教师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预计将在年内总共举办13场系列讲座,讲座将涵盖东亚、中东、西欧、拉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政治、地理、文学、文化等各个领域,旨在帮助乡村学生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助力他们精彩人生杨帆起航。
值得一提的是,支部在与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大摆田完小学开展系列在线支教的基础上,为切实发挥自身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在制度建设、党员教育、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积极贯彻疫情防控指示精神,支部采用线上形式,与红塘村党支部签订了帮扶共建协议,今后将定期组织开展线上党日活动,完善联合党建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常态化交流,用实际行动把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与支部党建工作的机制化建设扎实推向深入。
近年来,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第二教师党支部在努力抓好“基本功”的同时,积极促进“主业务”,以“党建+”作为主要的党建工作理念,深入挖掘支部多语种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了如:“扎根中国大地、学精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小语种十九大报告学习会、“大手拉小手”线上支教;联合学生党支部组织举办了“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有效发挥了支部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团结师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