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
作为百年名校,中山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及人才培养传统亦可追溯到百年之前。从国立广东大学法政学科进行的国际问题研究及人才培养,到1954年在历史系成立亚洲史研究小组、1978年成立东南亚研究所,再到2012年大洋洲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以及2017年中东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筚路蓝缕,不断拓展,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卓越的人才。
近年来,中山大学更以强烈的学术担当和时代使命感,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规模化、学科化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在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指导下,中山大学携多所兄弟高校在国内首倡发起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经过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内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领域规模最大、品牌活动最多、影响力最广的学科与学术共同体。2023年,中山大学更在国内率先获得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4年,中山大学正式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进入又一个新的历史时刻。
这是一座满怀抱负的区域国别研究院。我们围绕“三有”理念开展工作,即有组织科学研究、有规划国际传播和有协调人才培养,致力于实现“三个更好服务于”,即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性倡议的推进,更好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发展,更好推动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高质量建设。
这是一座以交叉融合为发展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院。我们重点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国际关系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兼及理工医等自然科学类学科,意在充分发挥中山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研究传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中和关乎人类未来的基础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复杂性问题、跨学科问题开展研究。
这是一座以国际化为发展路径的区域国别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的本质要求是国际化。为此,我们把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路径,包括延聘国际人才,鼓励国际学术发表,推动国际化实践,力争在短期内打造一座能与对象国开展密切互动,能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机构。
这也是一座爱才惜才的区域国别研究院。我们深刻领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精神,不拘一格聚人才、放手大胆用人才,更致力于造就卓越人才、成就人才价值。因此,我们会用心把研究院打造成温馨的学科之家,让近者悦、远者来。
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踔厉奋发,扬帆远航,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来自区域国别研究院的智慧与力量。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