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学联建联创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人:华玉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党建工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22年4月27日,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联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与规划系教工支部、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云南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桃树坡支部以及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学生第三、第四党支部,开展了题为“政策联学、共建互促”的活动。其中,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云南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桃树坡支部以及国际翻译学院学生第三、第四党支部均为国际翻译学院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的共建支部。为响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本次活动采用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共计137名党员参加了六支部联学。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东惠书记、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良友、中山大学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周盈盈以及国际翻译学院党委委员、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联络员曾记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本次活动。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郑高凤同志担任活动主持。
  活动初始,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王琤书记、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刘心月书记、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桃树坡党支部曾培云书记分别为活动作开场致辞。王琤书记对此次活动聚焦乡村振兴的主题给予了充分肯定,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精神。刘心月书记强调了共建联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赞扬了这一别开生面的共建方式。曾培云书记则回顾了国际翻译学院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和红塘村桃树坡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历史。
  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逸副教授担任主讲,题目为《中国旅游乡村振兴模式与案例实践》。刘教授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讲述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回顾了乡村旅游发展简史,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模式及其利弊,提出振兴乡村旅游产业的关键问题,深度阐释了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刘教授在分享个人研究经历时提到,身为一名党员要具有挑战精神、面对困难要敢为人先,有理想、有热情,乐于奉献,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他专门分析了红塘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对凤庆县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独到见解和有益建议。最后,他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振兴乡村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现了中山大学旅游学科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底色,体现了中山大学与国家发展、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的一贯优良传统,赢得了在场党员的一致好评。
  讲座结束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书记张东惠、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良友以及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陈杰书记分别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张东惠书记对刘逸副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加强学院间合作交流,推进党建互助互促,共同致力乡村振兴。张良友书记表示此次联学活动收获良多,对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给予凤庆红塘村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尤其提到了国际翻译学院前党政办主任蓝澍德老师的突出作用。陈杰教授表示,旅游学是一门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学问,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及其学者是有情怀的学院和有情怀的学者,值得本支部认真学习。
  本次联学共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会党员纷纷表示,经过本次学习对党的振兴乡村战略有了更为准确、系统和深刻的把握,对“双一流”大学建功新时代更有信心。本次联学也是国际翻译学院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为实现支部间互学互鉴、共促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未来,该支部还将开展一系列的联学活动,把高质量党建做得更加深入,以优异成绩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