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 中国跨国公司对越南投资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模式

发布人:吴雨阳

导读

 

      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针对重要投资国别的内部投资格局研究对于企业投资决策与政府产业政策具有现实意义。我院梁育填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一带一路”与海外投资研究,研究团队于2019年和2023年实地考察越南北部与南部两大投资区域,面向中国企业、商会、使领馆、产业园区等主体开展调研访谈(图1)。以经济区位论与产业集群论为理论依据,基于调研信息与公开数据,刻画中国上司公司对越南投资的空间格局与联系,运用回归模型探讨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辅以调研访谈内容佐证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中国投资越南的重点产业,根据产业内多企业的布局特征与互动效应,总结产业的空间组织模式。

 

图1  研究团队实地考察越南重点投资区域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以东盟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为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其中,越南由于邻近中国的地理区位、丰富的生产要素和优越的营商环境,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区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研究以多个国别的宏观分析为主,面向中国企业对具体国别次区域的投资探讨相对较少。越南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和革新开放的政策优势是其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已有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贸易开放和政府激励在越南吸引韩资、日资等企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投资越南的韩国电子产业呈现外部驱动的卫星集群特征,主要依赖共同转移的韩国本土供应商。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的空间格局、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同产业形成的组织模式尚未形成明确认识,亟需研究分析与探索。


2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包括中国31 个省级行政区 (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 和越南63 个省级行政区。自2007 年加入WTO 以来,越南通过大力建设工业园区引进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形成两大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即北部以国家政治中心河内市为核心的红河三角洲、南部以国家经济中心胡志明市为核心的东南部地区。截至 2023 年,两大地区的FDI 累计额占全国比例分别为31.8%和38.9%,是越南外资最活跃的区域。越南工业园区是其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区位优势,落地工业园区的外国企业可享有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图2  越南自然地理分区和工业园区分布

3 研究结果


      ①中国跨国公司对越投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投资越南的中国跨国公司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从属电子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其中,电子制造业中国跨国公司以广东企业居多,电气机械制造业以广东和江苏企业为主,纺织服装业中国跨国公司则以浙江企业居多,在行业层面存在来源地集聚效应。中国跨国公司在越南的投资集中在越南北部以首都河内市为核心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包括北宁市、海防市、北江省,以及以经济中心胡志明市为核心的东南部地区,包括平阳省、同奈省和西宁省。区域联系上,广东企业对越投资主要位于越南北部地区,浙江、江苏、上海企业的投资则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越南南北。研究结合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与访谈内容,探讨中国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跨国公司投资越南时趋于邻近国内供应端、交通发达、劳动力丰富、外资集聚、环保力度较低的区域。

 

图3 中国跨国公司投资越南的空间格局与联系

 

②中国跨国公司对越投资重点产业的空间组织模式

      研究探讨中国对越南投资的两个重点产业——纺织服装业和电子制造业的空间组织。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业中国跨国公司以越南为出口加工平台,在越南南部呈现卫星平台式集群;电子制造业中国跨国公司多应客户要求转移越南,进出口均主要在越南之外,因而在越南北部形成卫星-轮轴式集群。
      纺织服装业:中国跨国公司受买方驱动在中国以外的越南建立分支工厂,以接受世界知名品牌和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订单,呈现“两头在外”的出口平台式特征,与国内母公司和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直接客户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品牌商保持紧密联系。在越南集群内部,中国跨国公司之间关联度较低,因同质化较强而缺乏明显的价值链分工。

图4 纺织服装业中国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模式

      电子制造业:位于供应链上游的电子制造业中国跨国公司受生产者驱动而进行“跟随转移”,呈轮轴式空间组织。作为海外子公司等分支机构,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等重大事务由公司总部进行外源控制,具有平台式特征。因此,电子制造业空间组织体现为外部控制的大型代工装配企业、及其通过轮轴式生产联系的分包商在卫星出口平台上聚集。

 

图5 电子制造业中国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模式

4 讨论
      尽管当前越南的配套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越南政府已在国家发展计划中设定原材料自给目标,不断降低进口国外原材料和设备的依赖性。对于为获取“原产地证”以规避西方关税壁垒的外资,越南政府不断提高“越南制造”的标准。越南同时提高外资准入标准,更倾向于引进高产品附加值和低环境污染企业。越南当前也已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工业用地供给不足的问题。相比之下,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其他东盟国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逐渐开始展现市场潜力,吸引外资态势良好。越南当前出现的问题将加速其外资市场趋于饱和的进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加需要以全球视野进行科学的跨国布局。
      梁育填, 卢澈, 郭子靖等. 中国跨国公司对越南投资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地理研究, 2025, 44(3): 84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