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banner

学院动态 | 第三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科研究生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人:华玉勉

         2024621日,由我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海琴六号A35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届论坛由国际翻译学院主办,哲学系(珠海)和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协办。

 

                                  

 

首先国际翻译学院副院长周慧教授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词。周老师表达了对各位与会师生的欢迎,介绍了国际翻译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宗旨与特色,强调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外语学科与哲学、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交流尤为重要,因为学科间的对话和交流往往孕育着知识创新的潜在可能性,是学术前沿思想的生长点。最后,周老师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论文报告环节,来自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的谭启玄、叶钫舟,哲学系(珠海)的唐冰沁、刘上源,国际翻译学院的陆珊珊、赵国江等六位研究生同学,分别就“医院内外——解放区小说中医疗卫生空间书写的现代性想象”、“俗学与禅学: 论耿定向与李贽的儒学论争”、“从爱自我到爱他人——基于阿伦特拉赫尔传记的思考”、 “庄子哲学‘和’义发微——《庄子》中的理想人格”、“《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人性、技术与后人类伦理之思”、“英国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等主题做了专题报告,来自三系的周慧老师、卢毅老师、范若恩老师、周星月老师、吉云飞老师、代云芳老师、唐诗韵博士和劳加仪博士,分别就同学们的报告做了精彩点评。论坛现场精彩纷呈,不同学科之间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切磋,形成了某种合力,激发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热情,并为人文学科学者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与会老师肯定了同学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价值,认为报告体现出同学们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性,论文结构合理,论述充分,引用资料详实,但在理论框架、论证细节、汇报技巧、逻辑关联和批判意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专家们普遍认可同学们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敏锐性和人文情怀,并鼓励研究生们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质疑权威、勇下判断,拉开与研究对象的距离,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在全部汇报结束后,在场专家对全体参会同学的主题发言进行评分与颁奖。

 

颁奖环节结束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笛卡尔与法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卢毅副教授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词。卢老师首先高度赞扬了各位同学的发言,认为本次论坛入选的论文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意识,展示了近年来中山大学人文学科加大力度进行学科交叉的成效。其次,卢老师对本次论坛的整体交流气氛表示肯定,评议专家认真负责,发言同学虚心求教,实现了深入交流、各有所学的办会目标。最后,卢老师高度认可了本论坛的前瞻性,希望各人文院系能够群策群力,共同为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搭建更高更广的交流与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