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会
2020年6月11日下午,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会,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会由党委书记陈有志主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
学院院长常晨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比西方的做法,中国的做法更加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党中央以坚毅与韧性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彰显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学院党委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全局发展的正确引领和目标职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妥善处理学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向全社会传递出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胜利、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的强烈信号,中国的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必将取得胜利。陈书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切实履行党员干部职责使命、扎实做好学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贯彻上级的政策部署和要求,把握好发展机遇,做好人才引进等工作,助力学院发展。
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其他成员依次作交流发言。
最后,陈有志书记强调,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切实把握两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合力推进学院工作计划落实落细,奋力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至此,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会圆满结束。
会后,中心组成员积极展开自学,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此前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中,党政联席会成员也聚焦两会进行深入讨论,积极分享心得体会。
国际翻译学院院长 常晨光:
今年的“两会”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两会坚定了大家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信心,对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到内蒙古、湖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参加审议,同代表委员们亲切交流、共商国是。学习总书记的讲话,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党 “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工作原则。
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目前这一阶段,国际翻译学院要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落实学校巡查整改工作,确保巡查整改取得成效,同时总结学院“十三五”期间工作成绩与不足,认真做好国际翻译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我院各项工作,为学校工作大局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 陈有志:
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全国人大成立66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1周年,也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更多更高的期望,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今年的全国两会更是牵动全世界的目光,注定是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
两会的胜利召开,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的庄严宣告。我们前进的道路道阻且长,但绝对不能阻挡我们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一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国际翻译学院副院长 周慧: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本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读了总理的报告之后,我对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印象尤其深刻。今年受全球疫情的影响,政府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而是将“六保”和“六稳”当作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体现了中国政府一贯的务实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保”、“稳”两者之间不是孤立的,“六稳”是大局,“六保”是前提,“保”是“稳”的基础,“稳”是“保”的目标,当前疫情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实现“六稳”,才能稳住中国经济的大局,从而经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各种冲击,保持国家平稳健康发展。
国际翻译学院副院长 张艳梅: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顺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家未来,逐梦前行。
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多数内容都和民生有关,所提供的事实与数据,都在围绕物价、养老、环保、就业和医保等民生话题,围绕民生做加减法,把民生融入发展,以高质量、持续发展促进民生发展,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一个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让我们触摸到可以期许的美好生活。
国际翻译学院党委副书记 黄爱成:
今年两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抗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提振了信心,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机会。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淡化了经济增速要求,强化“六稳”和“六保”,这是非常时期党和政府坚持底线思维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实事求是。这激励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推进、行稳致远。
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纪检委员 郭丽君:
2020年,中国人民经受住了最严酷的考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成功控制住“新冠”病毒的肆虐。“两会”的胜利召开,向全世界传达中国人民面对艰难险阻,不忘初心,向着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
政府工作报告以“保民生”、“稳就业”为中心,李克强总理强调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困难点,但是总的形势是好的。我们应该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增长点,相信经过疫情的大考,全国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坚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