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译”意,携手抗疫--中大五院及我院志愿者抗疫故事分享会
9月13日,我院新生入学系列讲座第五讲“‘医’心‘译’意,携手抗疫”在教学楼顺利举行。中大五院感染病党支部肖非书记为2020级新生作中大五院抗疫工作报告,同时国际翻译学院研究生林巧怡向同学们分享翻院研究生志愿者协助五院抗疫的具体事宜。一言一语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抗疫的不易,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心。
首先,肖非书记将自己的从医生涯向同学们娓娓道来。从医之路是漫长的,24年前的医学生,学校强制性要求自习,没有周末和寒暑假,枯燥乏闷的现实与五彩斑斓的梦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句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在从医路上不断挑战自我。
在疫情期间,肖书记和中大五院的医疗团队度过了一段艰苦但难忘的抗疫旅程。党员们带头抗疫,不计后果地冲在最前头,努力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正是他们的无私与担当,使得中大五院在抗疫工作中获得了重大进展,成为珠海战疫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在清洁消毒方面,五院消杀工作到位,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隐患;在科研攻关方面,五院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抗疫方案;在开展临床研究的同时,五院建造了国内首个永久结构形式应急医院……中大五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叮嘱,严防死守、毫无松懈,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最后,肖书记激励同学们无论身在哪个岗位,都要坚持“砥砺奋进,不负韶华,信仰坚定,敢于担当”的原则和精神,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紧接着,我院博士后郭聪老师和中大五院凤凰国际医疗中心护士长林红为同学们介绍了国际翻译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和五院合作抗疫的事迹。林红护士长从国际医疗合作的大背景出发,提出了“用心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的想法。她表示,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当下,五大洲的国际医疗服务合作愈加密切,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来充当医患沟通的助手。而国际翻译学院研究生志愿者们在协助五院抗疫中正是充当了这一“桥梁”的角色,归类整理国外捐赠的医疗物品,制作医患沟通卡……志愿者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疫工作中,为青春增添一抹亮色。
郭聪老师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纽带城市,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她祝愿中大五院不仅要打响名号,更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医疗之声”。
最后,我院杨承淑教授为同学们介绍我院研究生特色课程国际医疗翻译,全方位地向同学们介绍当今国际医疗服务的就业方向、发展前景等,鼓励同学积极参与跨学科的研读,为国际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添砖加瓦。
抗疫不易,眼前的安稳是无数医护人员、服务人员所造就的,他们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奔波在抗疫战线的方方面面。作为时代新青年的同学们,也应该学习他们的热忱与无私,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不辜负祖国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