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banner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常晨光院长为研究生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李嘉妮

        9月28日,我院2020级全体研究新生在教学楼参加了由院长常晨光教授主讲的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此次思政课的主题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以人民为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

 

       常晨光院长首先指出,同学们今日之所以能够聚集于教室,是得益于中国抗疫工作取得的巨大进展。他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两份文件,分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以及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常晨光院长梳理了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中国的抗疫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迅即应对突发疫情、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取得武汉保卫战及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常晨光院长指出,在中国的抗疫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以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鲜明态度,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他对比国内外的抗疫举措,点明党的领导是中国抗疫取得巨大进展的关键所在。

 

       随后,常晨光院长还结合疫情期间中国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的例子,生动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此次抗疫中的体现。他提到,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山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派出几百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课程尾声,常晨光院长鼓励同学们仔细研究白皮书的中英翻译,并从中学习其翻译方式和翻译理念,善于变通,灵活地传递中国理念和中国精神。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同时也深刻意识到风雨来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要更加拥护和信赖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要争取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同步,努力成为具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国之栋梁,译之精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