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翻译学院第二教师支部与红塘村支部结对共建线上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2020年10月22日下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第二教师支部与云南省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支部举行共建协议线上签约仪式。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有中山大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定点扶贫工作组组长吴京洪,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王琤,国际翻译学院第二教师支部书记陈杰教授,凤庆县县委常委、凤山镇党委书记张廷勇同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克同志,红塘村支部委员会郭洪生书记,原国际翻译学院党政办主任,现红塘村驻村第一书记蓝澍德同志。此次签约活动共包括5个议程。
会议初始,中山大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吴京洪致辞。吴主席高度肯定了本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她指出,中山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立德树人大课堂。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第二教师支部今年为红塘村完小在线开设“翻阅世界、引领启航”系列文化课,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采用“党建+教育+互联网”开展乡村教育帮扶的一次生动实践。本次支部共建活动更是继续深化和拓展了学校精准帮扶工作,点对点、常态化探索校村合作模式,是中山大学对凤庆县帮扶工作全力支持的体现,也有助于中山大学教职工了解基层党的领导和国情民情,更加深刻领会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后,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王琤指出此次活动是我院贯彻落实扶贫工作重要精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国际翻译学院第二教师支部开展的“云支教”活动,既是为扶贫尽一点力,也是对教师自己的一次教育和学习。
第二教师支部书记陈杰教授继而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由来。国际翻译学院第二教师支部通过“蓝书记说扶贫”活动了解到红塘村的教育困境,便着手准备线上支教。支部共建活动不仅可以给红塘村不断提供智慧支持,也能够使支部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教师支部副书记章文怡同志随后做了表态发言。章书记指出支教活动是一项有特色、有亮点、有意义的活动。在给孩子们讲解知识的同时,看到他们纯真和求知的目光,也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意义所在,同时也认识到脱贫攻坚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接下来由凤庆县领导张廷勇书记、王克副县长进行讲话。张书记首先对中山大学对凤庆县的全方位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指出支部结对共建是乡村脱贫工作的一次创新实践,同时也希望双方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做出贡献。
王县长认为此次仪式本身反映了一种新型智力帮扶举措,是疫情期间第二教师支部党员教师把学校优质资源输送到凤庆县的一种新形式,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自己也受到很大启示。
红塘村支部委员会书记郭洪生也做了表态发言,郭书记代表红塘村支部表示一定会把握住机会,加强学习,使得红塘村的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会议最后,由红塘村第一书记蓝澍德做总结发言。蓝书记称将再接再厉,以支部共建为契机,发挥好学院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确保共建活动不断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