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篇 | 国际翻译学院学生热议中山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
中山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于5月14日至15日在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人才培养”为主题。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会报告。报告精彩深刻、内涵丰富、指导性强,为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国际翻译学院引起了热烈反响。

高松校长在春季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强调,要激发学生、教师、院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更加专注学术、追求卓越,大学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作为研一学生,我认为高校长的报告高屋建瓴,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工作要求为学生的自身发展起着领航的作用。通过学习高校长的报告,我们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自身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勇攀学术高峰。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课外活动,都需要调动自身积极能动性,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修身养性,争取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021级研究生英语笔译2班 陈小惠
时代变革与世纪疫情双重挑战叠加,给人类抛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发展的问题,还有如何生存。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团体,要在后疫情时代立足于社会,都必须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下与未来。中山大学“人才培养”主题的春季工作会议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召开,承载了更多中大人新的期盼。高松校长提出的“传承中大文化,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以院系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发展目标极具前瞻性。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我们应该抓住学校乃至国家发展的机遇,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能给充满不确定性的将来创造更多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愿我们都能为中大的茁壮成长和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成为一名建设型人才。
——2021级研究生英语口译班 莫艳池
通过学习校长高松院士题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会报告,我感受良多。
高松校长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教师、院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更加专注学术、追求卓越这一主线,向大会强调,要把握住机遇,立足湾区,守正创新,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为中山大学的学生,作为国际翻译学院的学生,我倍感激动和荣幸。国际翻译学院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明确重点建设方向为国别和区域研究、外国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研究方向。我们享受着“大文科”、“双外语”、“宽口径”的良好教育,在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下,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通识知识。
让我印象较深的是,高松校长指出的,“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传承文明,贡献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我们要把握机会,自觉培养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人本身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品格,培养兴趣、激情和觉悟。
作为翻院学子,我们要运用外语专业知识架起信息桥梁,把握时代脉搏,不忘初心跟党走,立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学校一起稳步前进,希望未来我们能在学校的培养下,做拥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产生创造力的中大学子,为学校、社会、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级本科生英语丝路班 潘璐昕
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主题召开春季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高松校长所作的大会报告强调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还强调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并阐述了“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作为中山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我将贯彻我校对学生的要求,努力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勇于创新,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价值观的综合人才。在理论中思考,在实践中学习,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惧风雨。我深深地为学校感到骄傲,也更加期待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衷心希望在未来看到更加优秀更加熠熠闪光的中山大学。
——2018级本科生朝鲜语班 金洋
5月14日上午,中山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主题聚焦“人才培养”,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会报告。在对会议内容进行学习后,我对于高松校长所提出的,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这一观点的印象十分深刻。校长阐述了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核心是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作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的一名外语学子,我感到十分幸运。学院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重视并强调,要在实现外语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与大文科知识结构体系的融合,这为我们培养自身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等核心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我们成为具有全球视域、中国立场的高素质复合外语人才提供了无限可能。
——2019级本科生英语班 孙楠茜
教育是民生之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本次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主题聚焦“人才培养”,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会报告。在本次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上,中山大学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过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通过对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中山大学的办学方向与现行措施,更坚定了不辜负中山大学的培养的决心。我愿不断增强自我求学精神,砥砺奋斗之志,将中大校训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牢记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诲,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而不断努力。
——2020级本科生朝鲜语班 余茵夏
今年的春季工作会议以人才培养为主题。高松校长围绕这个主题,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三个方面作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报告。 优秀的青年人才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中大学子,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
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践行中大的人才培养目标 ,成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2020级本科生俄语班 杜秋蓉
“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此次春季工作会议聚焦于“人才培养”主题,热烈讨论了新时代中大人才的培养方式与意义。这不禁使我联想起中大“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育人方针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使命。我们处于开放共享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曙光闪烁耀眼,这为各国间文化的传播、政治的交流、技术的共享提供了多元途径。我们肩上的使命自然更加独特。这份使命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才能的升华,更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与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身为翻院学子,我始终不忘老师们的嘱托,立志高远、放眼世界,积极向优秀的人才靠拢。无论是一名脚踏实地的翻译家,亦或是一名鞠躬尽瘁的外交官,都不能忘记尽好一名文化传播使者的职责。相信未来在中大人才战略的培养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成就自我,积极在国家的人才建设中发光发热。
——2020级本科生阿拉伯语班 胡晓玲
国际翻译学院近几年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我所在的英语专业“丝路班”为例,将传统英语教学手段融入大文科知识板块教学之中,较好地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起来,有利于推进学院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大文科知识结构、双外语运用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新型外语人才。高松校长在主题报告中强调,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报告阐述了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为学校确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精彩深刻、内涵丰富、指导性强,为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相信在全校师生共同奋斗下,学校事业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2021级本科生英语丝路A班 孙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