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脊椎,拒做低头族
6月6日晚,我院工会和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团委合作举办的以“拯救低头族”为主题的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在翻旅大楼三楼主录播室顺利举行。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张鹏医生担任主讲嘉宾,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出席本次讲座。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人体脊椎的相关知识,张鹏医生播放了一个动画科普小视频。他详细介绍了脊椎病变的四种类型:退行性改变,急性损伤,慢性损伤,不避风寒。其中慢性损伤是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脊椎都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不良姿势,不良动作,不当枕头等原因造成。大部分同学习惯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却不知当我们低头看手机时,脖子部分的脊椎承受着相当于两个大西瓜的重量。长此以往,会造成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曲。脊椎曲度是生理结构上的改变,一旦变化便再也无法恢复原状,即使做再多运动也于事无补,只能进行手术。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理曲度还在正常范围内时,好好保护我们的脊椎。
另一个造成学生脊椎问题的原因是不避风寒。现在时处夏天,天气炎热,同学们在室外活动大汗淋漓后,进到室内就立马开空调喝冷饮,感觉十分舒畅。但这冷热交替的巨大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造成肌肉痉挛,从而造成骨头错位,对脊椎造成严重伤害。张鹏医生建议,在日常活动中应该多锻炼肩颈部肌肉,增加软组织稳定性,这有助于骨头不易错位。
张医生指出,目前针对脊椎病的保守治疗疗法有物理因子、中医(按摩、针灸、火罐、中药)、药物(口服类、外用类、注射类)等三大类。针对现在很多脊椎病患者都喜欢中医按摩疗法的状况,张医生表示应慎重选择。如果是动脉受压或脊髓受压型患者不宜采用这种疗法,容易压迫到脊髓,反而加重病情。此外,他说道,针灸疗法对很多疑难杂症效果很好,如果尝试理疗无效果,可以尝试针灸。
在如何进行自我脊椎保健部分,张医生重点推荐了三个穴位:风池穴、肩井穴和天宗穴。风池穴是颅内动脉入口,适当按压利于增加脑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头晕。肩井穴处神经较密集,按压时痛感可能比较强烈,但按压5分钟后,肩膀处就能感到明显放松。而对于上交叉综合症患者,经常按压天宗穴能够帮助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