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祖国华诞,传承红色基因:我院举行“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伟大的抗疫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和中山大学成立96周年,国际翻译学院第二教师党支部携手各学生党支部,于9月28日晚上共同举办首届“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王琤、副书记黄爱成、学院团委书记李嘉妮,学院第二教师党支部书记陈杰教授以及支部全体教师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27组师生,通过中文、英语、法语、德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歌颂祖国,尽显语言魅力和翻院师生风采。
首先,王琤书记上台致辞。他表示,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老师和同学们的踊跃参加,让他被深深打动。此情此景下,他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中英文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王书记的声音铿锵有力、激励人心,为接下来精彩的朗诵活动拉开了序幕。
紧接着,国际翻译学院艺术团的潘柔和李虹霖两位同学带来歌曲表演《圆梦一代》,高亢激昂的演唱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霎时掌声雷动。
在接下来的朗诵节目中,来自各个语种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舞台上大展身手。朝鲜语系章文怡老师和谢礼老师带来《最美逆行者》,西语系陈超慧老师带来《致敬——可爱的白衣天使》,向医务人员们表达崇高的敬意;阿语系刘利华老师用阿语深情朗诵《笑傲伤痛》,分享疫情期间国际友人的心声;阿语系杨帆老师朗诵阿语版的《诫子书》,表达对学子们的殷殷期望;德语老师郑高凤朗诵《建设社会主义之歌》,传达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俄语系的闫凯、孙烨、薛文博老师合作朗诵《青春中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同学们也纷纷展示语言风采,用英语朗诵《We are all fighters》,用西语朗诵《我爱你,中国!》,用韩语朗诵《长江之歌》,用德语朗诵《我和我的祖国》,用俄语朗诵《砥砺前行》,用多语种朗诵《在秋天,说出祖国的名字》......大家纷纷在国庆之际向祖国母亲深情告白。
他们深情朗诵,用心诉说对祖国母亲的深沉爱恋;他们多语并行,尽情诠释国际翻译学院学子立足全球视域的眼光;他们聚焦原创,动情书写青年人的所思所想。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的观众最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陈杰教授和18级阿拉伯语班的同学们共同朗诵的诗歌《我和我的祖国》。他们身着正装,庄严肃穆而又深情款款,在陈杰教授的引领下,他们用娴熟动听的阿拉伯语为观众们朗诵这一首耳熟能详却又别样动人的诗篇。他们的声音中传递出的力量与情感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情。
专注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最后一首诗篇的背景音乐渐渐淡去,本次诗文朗诵活动也不知不觉地接近了尾声。最后一个节目是由校红色诗文朗诵优秀队伍宋海莹、潘璐昕、段枭三位同学带来的家书朗诵《铁血柔情》,借此纪念中山大学校友、抗日英雄谢晋元。三位同学深情的演绎,使得在场的师生们都被谢晋元“光明而生,磊落而死”的气魄所震撼与感动。
最后,王琤书记为活动做总结发言。“在疫情期间,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中国才能够迅速控制国内疫情,并去帮助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战胜疫情。”他感慨道,“这次活动体现了中大人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也体现了国际翻译学院学子的全球视域和中国立场,大家的深情朗诵是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礼物。”
本次“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将歌颂祖国华诞和弘扬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激励同学们要扎实语言基础、发扬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奋斗。学院高度重视“大文科”知识背景下的双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对同学们实现将个人命运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中大情怀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传承中大人的红色基因,并结合时代需求,心系家国,服务社会,坚定信仰,心向组织,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