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观 家国情”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论文评选大赛暨翻译比赛、创意写作大赛颁奖典礼圆满结束
10月18日上午,2020“全球观 家国情”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论文评选大赛暨翻译比赛、创意写作大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经过为期一个月的两轮论文评审,外国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四个方向的十名选手入围论文评选大赛。
出席本次大赛的嘉宾和评委有广东外国语言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黎志敏教授,广东外国语言学会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旸教授,广东外国语言学会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莫爱屏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暨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蒲若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黄丽燕教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常晨光院长、曾蕾教授、戴凡教授、范若恩副教授。粤港澳高校教师代表与百余名研究生出席大赛。
本届论文评选大赛首次采用了现场会议与视频会议结合的举办方式,各位选手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参赛,根据抽签顺序依次进行展示。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众多粤港澳及其他地区高校的十名选手远程连线大赛现场,就各自的论文进行展示,并对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评委点评中肯,选手答辩机敏,精彩的学术碰撞让线上和现场观众都获益匪浅。
十位选手展示答辩结束后,黎志敏教授对选手的展示进行总结点评。黎教授肯定了各位选手对学术事业的热忱,赞扬其扎实的学术功底,由此展望粤港澳三地乃至中国外语人才培养、外语学术发展的光明前景。他针对参评论文提出建议,强调文学研究不能囿于理论的羁绊,应该集众多理论于一身,化理论于无形。同时,黎教授也对选手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在学术研究的意义场域不断追问,直至学术研究的终极关怀。
经过分数统计和评委合议,来自剑桥大学的曾成同学获得本次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经过前期多轮评审,中山大学的孔越怡同学和广州大学的戴聪聪同学分别获得本次翻译比赛汉译英组和英译汉组的一等奖;中山大学的谢涛同学获得本次英语创意写作大赛的一等奖。
最后,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发表总结讲话。常晨光院长对三大学术赛事的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对参与评审的专家学者和学术交流周筹委会的工作致以诚挚谢意。常院长表示,通过本届学术交流周活动,与会选手在学习和交流中碰撞思想,相互启发,提高了学术敏感度,增强了科研洞察力。他再次感谢联合主办单位广东外国语言学会、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和香港翻译学会为搭建三地学术交流平台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希望本届交流周能够点燃学术梦想的火焰,激发学子们追求学术的热情。
至此,2020“全球观 家国情”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论文评选大赛暨翻译比赛、创意写作大赛颁奖典礼圆满结束。本次大赛过程中,评审嘉宾点评精妙,参赛选手表现出彩,线上线下观众反应热烈,大赛学术氛围浓厚。此次学术盛会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大家的学术热情,对粤港澳大湾区外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