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banner

山海相连传真情,助学兴教暖人心 ——国际翻译学院与支部共建单位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联合举办红塘村大摆田完小爱心奖学金发放仪式

发布人:华玉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少年儿童健康,重视少年儿童教育。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时期,发展高质量乡村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中山大学于2013年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以来,始终将抓实教育对口帮扶作为重要工作。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篇章中,依托院系学科优势在凤庆县开展教育、文化实践育人工作将是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的重点段落。

 

       为落实学校党委对口帮扶“转段”工作要求,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教师为学校定点帮扶红塘村的教育振兴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发起设立大摆田完全小学“翻阅奖学金”。奖学金的设立与捐赠得到了联合共建单位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双方共同与凤庆县教体局、凤庆县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一道,在红塘村大摆田完全小学举行首批获奖学生奖励发放活动。学院党委书记王琤同志和第二教师支部书记陈杰同志,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书记刘心月同志、副队长邹璐同志,双方单位职工代表通过线上方式“云端”相聚。凤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克同志、县教体局党委副书记段世冰同志、县红十字会长杨少波同志等镇、村有关领导、嘉宾应邀现场出席活动。

 

“”

 

 

       仪式上,王琤同志代表国际翻译学院党委对共建单位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热心加入爱心助学行动,对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翻阅奖学金”设置和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获得奖学金的大摆田完小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通过学校的定点帮扶,国际翻译学院与红塘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奖学金的发起迅速得到了学院老师们的踊跃支持。大家纷纷行动、汇聚爱心,就是希望为红塘村的乡村教育事业尽一份心,为孩子们努力读书,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改变家乡面貌献一份力。王琤表示,国际翻译学院将持续积极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按照学校“延续”、“把脉”、“长效”的总体要求,把创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与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融合起来,与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经验、助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起来,做出中大外语人应有的贡献,助力中大与凤庆的情谊不断延续下去。

 

“”

 

       凤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克同志代表凤庆县政府和县教育部门对发起设立“翻阅奖学金”的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第二教师支部长期参与和支持学校对口帮扶凤庆县乡村教育工作,将院系、乡镇结对帮扶落实落细、做出专业特色表示感谢,对热心关怀凤庆乡村基础教育,给予红塘村大摆田完小孩子们无私帮助的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刘心月书记及各位党员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他表示,今天通过远距离连线的方式,通过爱心助学帮扶的行动,国门南端的珠海拱北口岸与滇西南“黄金口岸”临沧心心相连。这一助学善举必将谱写出新一段的“山海情”。王克勉励同学们抓住难得的机遇,把社会的真情和爱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辜负老师们和爱心人士的厚望。

 

       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第二教师支部书记陈杰教授回顾介绍了支部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实践“党建+”理念开展“云支教”活动,将教育扶贫与育人育才相融合;探索实践支部共建打造常态化、点对点的校村、校地合作模式,在师生中弘扬奉献精神、厚植人民情怀。设立奖学奖教基金,开展助学兴教行动,激励乡村少年儿童心怀感恩、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正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谱写乡村振兴伟大篇章的重要体现。陈杰特别感谢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热心响应,携手聚力壮大善举,让千里山海心手相连。他表示,第二教师党支部将继续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特长,将支教助学行动做细做实,为凤庆县的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继续做出贡献。

 

       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书记刘心月同志代表支部全体党员对获得奖励的学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对红塘完小的全体师生致以节日的祝福,对奋战在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教育振兴一线的中山大学与凤庆县地方干部、教师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敬意。刘心月书记为身处祖国南大门的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全体党员能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滇西山区乡村小学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振奋。她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热爱学习、奋发读书,努力成为为家乡建设、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新一代建设者。

 

“”

 

        据了解,国际翻译学院党委积极动员和引导师生支部发挥好专业优势,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学院党委第二教师支部分别于去年10月和今年5月与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支委、珠海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党总支签订了共建协议。在党史学习、党员教育、专业交流、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这是我院坚持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做好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推进高校基层组织工作的一次实践探索。

 

“”

 

 

       仪式随后举行了奖学金发放活动。在场嘉宾分别向大摆田完全小学首批10名优秀学生颁发了奖学金。获奖学生还与线上参与活动的嘉宾、老师合影留念。学生代表先后朗读了致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和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的感谢信。“感谢中山大学的叔叔阿姨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为我们建了一个美丽、整洁的阅览室,谢谢国际翻译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们设立了“翻阅奖学金”,还让大哥哥、大姐姐与我们一起来讨论阅览室管理规则,我们自己制定了管理规则,自己管理,同学们自觉遵守”。“能得到这么多的叔叔阿姨的关心,我感到很荣幸。我们会定期打扫阅览室,每周周五都会去阅览室看书,平时还会借一些喜欢的书回去读。这让我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提高了不少。我以后想努力学习,考上中山大学!”。“我的家乡主产茶叶、核桃,但产量不高。大部分人还是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我很想到大城市去看一看,去看一看大海,长大后我也想当一名军人,也想像你们一样,做有意义的事情。我知道,要想像叔叔阿姨一样,就必须努力学习,多读书,才能上高中,上军校,学好保卫祖国的本领。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孩子们字里行间的话语,透着对社会爱心义举的感恩和对通过知识筑梦未来的渴望。

 

“”

 

       2019年以来,红塘村大摆田完全小学陆续得到了中山大学以及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个人的捐助。包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DP校友会奖教奖学金、管理学院“一对一”博爱助学金、爱心企业唯品会爱心助学金、中大校友会博学MBA同学会捐资筹建儿童阅读活动室、国际翻译学院第一教师支部阅读扶持行动、学校出版社和爱心师生捐赠绘本图书、中山大学派驻凤庆医疗队捐购教学设备等等。这次国际翻译学院与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共同捐赠的奖学奖教金共计22405元,已通过凤庆县红十字会定向用于长期奖励红塘村大摆田完全小学品学兼优、进步显著、热爱阅读的优秀学生,以及优秀教师。接下来,国际翻译学院还将深入推进乡村教育帮扶工作,通过派出优秀学生组建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凤庆县开展留守儿童学习辅导活动,组织红塘村完小优秀小学生回访交流等活动,搭建起“大手牵小手”的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