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banner

朝鲜语系第二十二期东亚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发布人:华玉勉

2022年12月3日下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朝鲜语系第二十二期东亚学术沙龙在海琴6号东亚研究中心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朴中宇博士,朝鲜语系20级、21级、22级的多名同学进行了学术发表。朝鲜语系系主任刘宇副教授、徐希定副教授、章文怡老师、王思宇博士、张亚楠博士、苏玲玲博士、毕猎凯博士、李智暎老师、全昭泫老师,以及赵甜甜博士与朝鲜语系各年级学生,共计40余人出席了活动。本次活动由21级冯明慧同学主持。

 

1

主讲嘉宾

 

 

朴中宇博士就《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模型”展开,朴中宇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的相关内容,并对认知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了在场同学能更好理解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朴中宇博士列举了许多生动事例。通过朴中宇博士的分享,同学们对认知语言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受益匪浅。

 

2

学生报告

 

首先是21级朝鲜语系的陈柳同学与21级外国语学院的陈秋韵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发表了题为《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翻译现状、困境与解决方案》的报告,同时也分享了她们大创研究的“坎坷”经历与收获,给同学们以后进行大创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接着,21级童可言、郭烁琳同学发表了题为《浅议中韩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报告,她们展示了中韩两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不同特点,同时也给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些启示。

随后,21级李金莲同学发表了题为《儒家思想对中韩两国的文化渗透与启示》的报告,她在分析了儒家思想在中韩两国的发展历程后,针对儒家思想的文化渗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思考。

紧接着,20级余茵夏同学发表了题为《“课程思政”融入外语专业教学的教学设计探析——以朝鲜语专业为例》的报告,她提出了思政课堂融入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展示了具体实践案例,得出了要根据三项序列任务来设计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结论,引发了老师的讨论与共鸣。

之后,22级刘倩仪同学在线上发表了题为《浅谈韩剧的跨文化传播》的报告,分析了韩剧跨文化传播的模式与三大视听特点,从而依据韩剧经验提出了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21级张冯燕同学发表了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浅析中韩跨文化传播领域发展现状——以中韩合拍电影为例》的报告,她分析了多部中韩合拍电影的案例,提出了今后中韩再度合拍电影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韩两国电影行业应当直面困境,共谋发展。

最后,20级边卓玥、赵欣宇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发表了题为《近五年来韩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研究》的报告,小组展示了其整个调查研究过程,同时也点明了自身报告的不足之处,思路清晰,结论简洁明了,对同学们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3

精彩问答

 

报告发表后,老师们根据报告提出了相关疑问和独到见解,并针对报告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丰。

 

 

 

活动总结

 

 

东亚学术沙龙是国际翻译学院朝鲜语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为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之外,拓宽知识结构、接触前沿领域、提升科研能力而联手打造的科研育人精品第二课堂。

 

在这里,师生共同分享学术研究成果,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同时也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同学们在聆听老师的点评与指导后,更能提升研究能力,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只有思想碰撞,才能激起智慧的火花。欢迎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追求真理的乐趣。